[美国] 布拉格之恋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(1988)
說明: 高清版
简介
本片根据米兰·昆德拉的同名小说改编1968年,布拉格外科手术医生托马斯(丹尼尔·戴-刘易斯 Daniel Day-Lewis 饰)生活在对女人追逐的快乐中,享受着性的快感。画家萨比娜(莉娜·奥琳 Le ……
更多>>
本片根据米兰·昆德拉的同名小说改编1968年,布拉格外科手术医生托马斯(丹尼尔·戴-刘易斯 Daniel Day-Lewis 饰)生活在对女人追逐的快乐中,享受着性的快感。画家萨比娜(莉娜·奥琳 Lena Olin 饰)是托马斯的红颜知己,但在一次去温泉疗养院出诊的过程中,托马斯结识了女招待特蕾莎(朱丽叶·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 饰)。不久,特蕾莎只身来到布拉格,二人结婚。托马斯在婚后依然不改与萨比娜或其他女人偷情的恶习,特蕾莎无法忍受托马斯的不忠,深夜出走,却碰上苏联武装入侵捷克。三人先后逃亡至瑞士日内瓦,萨比娜认识了当地大学教授弗兰茨(德雷克·德·林特 Derek de Lint 饰),特蕾莎失去工作终日闷闷不乐,带着小狗卡列宁孤身重返布拉格。在自由与束缚之间,托马斯究竟该如何选择呢? 本片是1988年美国十佳影片之一,获1989年奥斯卡最佳摄影、最佳改编剧本提名,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和最佳女配角(莉娜·奥琳)提名,并获英国电影电视协会最佳改编剧本奖,美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奖。 ©豆瓣幕后制作关于电影 在表现“性”的题材方面,欧洲影片往往比好莱坞更少约束。从欧洲的艺术片中,观众既能在精神上受到启迪,又能得到感官刺激,本片即是这样一部模仿欧洲电影风格的作品。在这部影片中,性场面的表现泼辣大胆,一反美国电影隐晦含蓄的手法。为了使3位主角在展现自己的肉体时没有负担,导演特意起用了没有好莱坞明星背景的欧洲演员。由于影片风格酷似欧洲的艺术电影,以至于很多人误认为菲力普·考夫曼是一位欧洲导演。本片被评为1988年美国十佳影片之一,获戛纳电影奖。 本片的导演菲利普·考夫曼很擅长从小说中提炼出最有价值的电影主题出来,在他以前的作品《情迷六月花》里展现出的是爱与欲,《鹅毛笔》则是灵与肉,都是原著小说中的最为重要的核心。而考夫曼的这部《布拉格之恋》最主要青表达的是生命中的轻与重,与小说中深厚与凝重的阐述方式不同,考夫曼简单到单纯地用托马斯与特蕾莎之间长久而如战争的爱情,告诉我们这个哲学问题的答案。 整个故事发生在三个环境下:布拉格、日内瓦和一个宁静的村庄。三个环境的三种色调营造了三种不同的气氛,布拉格阴暗紧张加上时常压抑的气氛,给托马斯和特丽莎的爱情带来了一些慌张感。在苏军入侵布拉格之后的一段描写反抗人民的片段中,托马斯和特丽莎奔走在慌乱人群中间,让观众感觉到另一种抑郁。在布拉格,一切都很压抑,而阳光灿烂的日内瓦又是另外一个世界,在这里,托马斯逃离了祖国找到了自由,然而失落感又重新回到了特丽莎的身上,在这里她更加迷失自我,她宁愿回到压抑的布拉格,回归自己熟悉的生活。最终他们去到一个宁静的村庄,并在此找到了和谐爱情。改编自名著的电影一向处境艰难,有了原著的珠玉在前,人们的要求就很苛刻,而且文字和影像究竟有很大的差别,摆脱原著来单独地看待影片或许才比较公平。所以如果不去联想昆德拉所谓的“生命之轻”,撇开小说中的哲学探讨,用轻松的态度去看《布拉格之恋》,这的确是一部相当优秀的影片。演员 瑞典演员莉娜·奥林曾参加过伯格曼的影片《排练之后》的演出,在本片中,莉娜·奥林饰演拼命追求独立性的萨比娜,她的表演颇富戏剧性。当年23岁的法国著名女星朱丽叶·比诺什饰演片中特丽莎,她是考夫曼从上百位候选者中挑选出来的。对于丹尼尔·刘易斯来说,本片是他表演生涯中值得纪念的一部,虽然当时他已因出演《看得见风景的房间》和《美丽洗衣店》等英国电影而在影坛崭露头角,本片使他打入了好莱坞,从而拓宽了他演艺事业的空间。原著 米兰·昆德拉出生于捷克,曾经当过工人、爵士乐手,后入布拉格电影学院任教授,同时进行文学创作。作为近二十年来西方最重要的作家,他带给我们的是丰富的精神财富和思想启迪。曾经是加入捷克共产党的他在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,毅然全身心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。他以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思想深度创作了几部相当优秀的哲理小说,为他作为当代最重要的作家地位奠定了基础。 1967年,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《玩笑》在捷克出版,获得巨大成功,他从此在捷克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从此确定。1968年,苏联入侵捷克后,《玩笑》被列为禁书。昆德拉失去了在电影学院的职务。他携妻子于1975年离开捷克,定居法国。 移居法国后,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。他的绝大多数作品,如《笑忘录》(1978)、《不能承受之轻》(1984)、《不朽》(1990)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,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。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,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。 花絮·萨宾娜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,住在美国的一所大房子,实际上这个房子的真正主人是影片剪辑师沃尔特·马秋。·1989年这部电影在俄罗斯首映,屏幕有严格限制,只能在午夜放映。尽管如此,每场还是有超过三千人前来观看,还有上千人只能站在门旁的过道上观望。很多人在此之前看到的电影都是反映捷克入侵,正是由于苏联政府把苏联入侵捷克这段史实修改成了自己是英雄,而捷克是叛乱者。对于大多数俄罗斯人来说,这是他们第一次换一种立场来看待这段历史。·影片使用了捷克导演詹·尼梅克的资料镜头,就是苏军坦克(1968年8月20日和21日)入城那段著名的“布拉格之春”。当时尼梅克正与约瑟夫·斯克沃莱吉拍摄的一部关于布拉格的纪录片,名为《布拉格清唱剧》(1968年)。影片还使用了曼·雷和比尔·布兰蒂的摄影素材。·本片成本为1700万美元,原计划在南斯拉夫拍外景,但是,由于“军方不愿意在南斯拉夫拍摄坦克入侵的镜头,因为他们不愿意得罪俄国人”,因此,许多外景后来只好在法国里昂及日内瓦等城市拍摄。
<< 返回
评论